典当匠心 薪火相传——记宝瑞通典当行的专业之道
来源:环球财富网
“第一感觉业务能力强,遇到困难时,宝瑞通第一时间有多种渠道可以帮到你;第二感觉业务人员专业度高,对当品有一套完整的鉴定和定价体系,也能真实的按照市场评估给客户良心价格。业界好评度高,所以值得信赖!”
对于典当行,如果你依旧停留于“虫吃鼠咬,光板没毛,破皮烂袄一件”的旧时印象,那么上述这些来自于宝瑞通典当行客户的最真实的声音,不仅是对这家拥有21年历史的典当品牌的肯定,也是对现代典当行的实景写照。而这一声音的背后,不仅是宝瑞通对“尊重 戒欺”企业文化的初心坚守,还有承载着鉴定权威性的百人专家团的匠心传承……朱惠玲——敬业背后的坚守与传承
今年5月,从事鉴定行业48年、在宝瑞通工作14年,被媒体誉为“京城第一女典当师”的朱惠玲,收到了宝瑞通授予的“终身荣誉”殊荣,朱惠玲师傅将以宝瑞通百人专家团特聘顾问的身份继续为顾客服务!
终身荣誉,一个代表着无限荣誉的奖项,与其说这是对朱惠玲师傅的认可,不如说是对匠心与典当精神的致敬。“朱师傅的敬业、专业和严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堪称‘匠心’的典范。朱师傅培养的众多人才,不仅是宝瑞通的巨大财富,也带动着整个典当行业的传承与发展。”宝瑞通执行官徐云鹏对朱惠玲如此评价。
在如今的社会,人们日渐浮躁,14年的风雨同舟并不容易,这不仅展现了朱惠玲的坚持,同样映射出了宝瑞通作为行业佼佼者的魅力所在。或是宝瑞通的慧眼识英,朱惠玲的慕名而来,或是二者趣味相投、惺惺相惜,亦或是双方从最初的相互认同到后来的彼此成就,其中的奥妙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
更值得欣慰的是,朱惠玲的儿子朱震如今子承母业,在宝瑞通继续母亲的典当事业。这或许也是朱惠玲与宝瑞通缘分的另一种延续吧。
当“匠心”在一代代典当人中不断传承与发扬,典当行业才真正拥有了生命力。也正因此,与其说宝瑞通经营的是生意,不如说其经营的是人。从一人到另一人,从一代到下一代,匠心永驻。
王德强——宝瑞通平台上的舞者
王德强,宝瑞通首席鉴定专家、百人专家团团长,擅长鉴定评估贵金属、钻饰品、钟表、玉器、古玩字画,尤其擅长钟表鉴定。百达翡丽、劳力士、江诗丹顿、格拉苏蒂……在他22年的职业生涯中,王德强畅游于钟表的世界里,从历史文化、收藏价值到行业走势无一不知。
在王德强看来,喜欢表也不能自己玩,把爱好和工作合起来才是最好的。身在宝瑞通这个大平台,看到好东西的机会也多,看得多,对表的认识也就高了。前些年,国内钟表消费比较盛行的时候,王德强见过一次百达翡丽知名的6102P型金表,当时市面价格在270多万元,两只同样的表一起拿到宝瑞通找他鉴定。这样的好东西不多见,王德强接了典当业务,同时也深深被这款表所吸引,并趁机查了一些资料,做了一些珍稀手表的功课。正是这样一次次的见识、学习、积累,让王德强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。
2018年,是王德强在宝瑞通的第十个年头,从民品部专家到店长到民品中心总经理再到百人专家团团长,王德强把宝瑞通比作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舞台。他在一封“宝瑞通十年感谢信”中写道:“宝瑞通民品典当在全国名声在外,也正是由于在宝瑞通工作的经历使我在行业中有了一定知名度,我为宝瑞通的今天而骄傲,更为我是其中的一员而骄傲。”
目前,王德强除了鉴定与评估工作外还负责宝瑞通专家团的建设,人才的培养。对于王德强而言,他身上继承着老辈典当人的传统,也肩负着新老典当人之间的过渡重任。他在《投资与合作》杂志的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手表收藏犹如集邮,发行量少的好产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,想拥有也需要一颗耐心……”其实典当师何尝不是这样,要想获得成功,也需要一颗耐心,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十年,去探究、去积累。
徐泊涛——心怀感恩,双赢人生
作为宝瑞通高级典当师、BTV财经频道特约嘉宾,徐泊涛在京城普通百姓中的知名度颇高。徐泊涛的出名以其扎实的业务能力为基础,也同样受益于宝瑞通这个平台。
徐泊涛回忆,初入宝瑞通的两年时间,每周都会接受专业培训,王德强、朱惠玲都是当时的培训老师。而宝瑞通的学习气氛非常好,师傅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专业所学教授给大家,很多内容都得益于多年的专业经验,并非课本上能学到的,让自己受益匪浅。
此外,宝瑞通对业务能力的要求极为严谨、专业,不仅要学习专业的典当技能,还要将专业技能运用于销售,给顾客讲得明,让顾客听得懂,更要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”,走市场、看趋势。对玉器感兴趣就常走访潘家园,对钻石、手表感兴趣就常逛商场专柜,对明清古玩感兴趣就常去故宫观摩学习。
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,徐泊涛有了自己的典当行业“米字理论”:如果说十字交叉点可以解决一个问题,那么就典当行业而言,则不然,它更像是一个放射性的米字型,需要更专业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。正因为此,平时徐泊涛会看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、古玩类工具书,打造自己的专业性。
自己的兴趣爱好正是现在所从事的工作,这个工作自己又很擅长,这将是一件很幸运的事。徐泊涛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儿,因此他很珍惜宝瑞通这个为自己提供了学习成长机会的平台,心怀感恩,并把这种感恩回馈给了每位顾客。也正因为徐泊涛为宝瑞通的“代言”,对藏友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”,让更多藏友认识了宝瑞通。
徐泊涛与宝瑞通这种员工与雇主的完美契合,彰显着双方的价值所在。
赵晔——在磨练中成长
赵晔,从2010年11月份入职宝瑞通至今,已经八年有余。从普通员工做起,学习销售,学习典当业务,如今赵晔已经成为宝瑞通的一店之长。在宝瑞通这个大平台之上、在各位典当前辈之中,展现着年轻一代的实力与魄力。
作为朱惠玲的徒弟,赵晔的成长从专业技能的学习开始,得到了朱师傅的精心指导。而宝瑞通施行的“阿米巴”经营模式,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宝瑞通2018年年会上,赵晔的父亲也前来参加,看到儿子从稚嫩走向成熟,到如今的成绩斐然,父亲满是祝福与鼓励:“老爸祝福你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,感谢宝瑞通为你提供的平台,感谢各位领导及师长对你的培养及信任,感谢团队同事对你的支持。”
典当行业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行业,发展至今,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,在这千年历史中,无数的物件儿通过典当行传承至今,宝瑞通的百人专家团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中传承。以老带新、以才育材,一向是宝瑞通培养人才的理念,这种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为基础,以戒欺文化为保障的传承是对专业的传承,也是对典当精髓、工匠之心的传承。
无论是50、60年代的朱师傅、王德强,还是身为70后、80后的徐泊涛和赵晔,他们都领会到了典当的精髓所在,成为行业的佼佼者。而在老、中、青三代宝瑞通人的从业经历背后,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归属感与成就感,这也许就是宝瑞通以人为本的经营之道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