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旱逢甘露 宁波民资竞相前来“试水”典当业
中新浙江网8月4日电(吴剑)2005年4月新《典当管理办法》的出台,在中国引来了一场典当行的“大戏”,民资竞相前来试水。
据宁波市贸易局相关负责人称,自新《典当管理办法》出台后,关闭五年之久的典当业大门重新开启,申请开办典当行的企业一下子多了起来,且大部分是民营资本。
新办法提出打开新局面
新《典当管理办法》出台后,典当行的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为300万元。跨省设立分铺的注册资金不能少于1500万元,且每个分铺的运营资金不能少于500万元。
据宁波市贸易局的资料显示,2002年至今,宁波市典当行迅速增长了15家,近期又有3家民营企业通过了商务部审批,获准迈进典当行业的门槛。
目前宁波市共有典当企业20家,其中15家是民营企业。据观察,宁波市大多数典当行的注册资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,注册资本最高的一家达到5000千万元。
2006年以来,宁波市有40多家民营企业加入到了申请大军中。一股热潮席卷了一个过去叫“当铺”的老行当。
如此火热复苏为哪般
据宁波市几家典当行反映,如今保管箱已经慢慢成为典当行的一个衍生功能。这种现象在市民去出境旅游时特别明显。
因为出境游时间相对较长,贵重物品放在家里不放心,去银行租保管箱,时间短人家又不爱搭理,这种临时性的托管任务最后落到了典当行的身上。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使典当行更加人性化地服务于大众。
记者了解到,在宁波典当行曾经有女子运过来22个大箱子。每箱都装着20多件衣服,主顾开口每箱只要当100元。该女子来赎当时,付了约80元的综合手续费后说,比租仓库存划算多了,还更保险。如此便利百姓的行业复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高利润伴随高风险
目前,全国共有典当企业2052户,行业注册资本总额一170多亿元,从业人员近18000人,2006年全行业年典当总额预计达到800亿元。
典当行利润相当可观,效益不错的典当行每年合理的利润约在20%左右。这种利润率对于民间游资而言,颇具吸引力。而宁波市民间资金充裕,但又不足以申办银行机构,典当行刚好满足了剩余资金的胃口。
然而在高利润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。典当业经营,存在较大风险,投资典当行不宜一哄而上。投资者在入行之前,一定要对行业和自身实力有深刻的了解,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,切忌盲目跟风。